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1 C花走马醉千钟 (第1/2页)
一色杏花三十里,新郎君去马如飞。 九重宫殿大堂极为肃静,文官在两侧站成一排,天子坐在高堂之上,十二旒珠垂在面前,对殿前众生投下冷漠的视线。三百号贡生学子提着笔,看着纸上的时务策题目,疾笔书写下几行锦绣文字。 暮春之风吹过护城河面,掠起一顺水鸟,卷着最后一点稀落的琼花穿过大街小巷,轻轻点在朱雀大道尽头一家糕点店前的绿豆糕上。 王览轻轻捻起琼花,忽得抬起头,看到了也来买糕点的大理寺卿,微微拧了下眉,故作没发现般偏过头去,提起食盒打算离开。 “王观止,你这就要走了?” 王览只好转身,拱手行了一礼,语气恳切:“寺卿大人,你我似乎素未谋面。” 薛大人薛显微笑,眼神轻飘飘扫过他手上的食盒,缓声道:“琅琊王氏的嫡次子,礼部侍郎王大人的亲孙,我如何不认识?” 王览欲言又止,薛显悠悠然又补上来一句:“我劝你现在先别去等你那好朋友了。”他拽下腰间鱼符,在王览面前晃了晃,银鱼在阳光下晃得刺眼,王览眼睛一眯拿手一挡,就在这一刹那,薛大人已经把鱼符连着鱼袋扔过去。 王览下意识去接,回过神时,刻着薛大人身份的鱼袋已经被他抓在手中了。 “这是……”王览颜色一变。他认得这是鱼符,还是大理寺卿的巡鱼符,可用来在紧急情况下特开宫门入内面圣。 薛大人虽然颇得圣恩之事早有耳闻,但这以权谋私之事,他竟也干得出来。 薛显含笑一挑眉,竖起食指放在唇边,轻轻“嘘”了声,随即指向不远处大气恢宏的皇宫。 一片皇宫乃至洛城殿殿试试场都极为安静,九重深宫最是万籁无声,连鸟雀也被森森王气压了一头。 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。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。宫人低眉顺目,静静地走过亭台水榭,捧着一盘盘的猩红色绫罗绸缎与金银翡玉点翠头面,移步走向长乐殿。 天边几缕云飘来,霭霭停云,越来越多的游云停在皇宫上空,汇聚成一团一团的模样。天色渐渐阴沉下来,连风都带上了股浓重的潮气。 山雨欲来风满楼。 太史监。 保章正章大人看着天边夕阳西下,暮色四合,华灯初上,满城长安尽揽繁华。 然而就是如此盛景之上,漫天星河星宿斗转,半天的星辰都在他的目光中从乱象中归位,拨乱反正。 “拿笔来。” 章大人懒懒转过身去,唆使旁边的侍从为他拿来笔,又为他磨好墨。 他一撩袖,唰唰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,写得毫无章法,他却拿起纸张吹了一下,对着自己那狗爬字啧啧欣赏,随即放在一旁等墨迹干掉。 “传口信给陛下,紫薇星大亮,逆凤归位,荧惑守心,且星孛于西北。” 章大人丢下一句话就走了。他站在观星台上看着长安万千气象,慢慢阖上眼,抬起手,在虚空中画着长安的纵横大道,随后落下一点。 站在他身后的侍从听到了一声极轻的嗤笑,见他似乎起身要走,侍从连忙跟上他:“大人要往何处去?” “不必让那人传口信了,”章大人笑得极冷,“我亲自去。” 与此同时,长安大道上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。 薛显慢悠悠撑开油纸伞,向皇宫方向轻轻一点。 夕阳西下,殿试已毕,贡生在太监的带领下纷纷走出宫门,三三两两相谈甚欢。然而这帮人中,却没有王览熟悉的身影。 他在一瞬间突然反应了过来,回头看向薛显,薛显神态自若的走上前,整理了下他的领口,拍拍他的肩。王览也没想到这薛大人如此力大,几乎是掰着他的肩硬生生逼着他转过身面向宫门的。 “走吧。”薛显道,“再不去就迟了。别淋着了,皇宫可不是随意能进的。” “皇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王览道。 “你去了就知道了。”薛显答。 十三安宫内长廊,章大人走得虽稳当,步履却极快,没几时竟真让他走到了洛城殿门口。 门口的太监都不在了。 他站在门口,却没有敲门或是推门而入,没有人看出他究竟在想些什么,只是片刻后,殿内突然传出一声耳光。 那耳光打的真是极为响亮,吓的章大人的心脏一抽,想索性直接推开门吧,又听见了里面的声响。 那是一个少年的喊叫,颇为凄厉,偏生他觉得十分熟悉。 洛城殿内,夜明珠照着了整个大殿,却又比火烛更加显得昏暗,原本高坐堂上的帝王此时站在一张桌案前,蹲下身,看着面前的少年。 “温绍白?这就是你给朕换的好姓氏啊。”帝王声音里带着森森寒意,他捏住温绍白的下颔,逼迫着他直视着自己的眼眸。 温绍白垂下手,攥紧了拳,硬生生在通红的掌上按下指甲印子,平静的垂下眼帘,没有说一句话。 记忆如同流水一般在他空白的记忆上留下痕迹,无论是怎样的哀伤,还是如何的绝望,甚至是微末的一点点欢愉,都最终化成眼前帝王相。 帝王是如此高不可及,又是如此的触手可及,究竟是夜晚的耳鬓厮磨,芙蓉帐暖,还是那冰冷黄沙漫漫的弯弓一射。 明雍帝附到温绍白的耳旁,脸贴的极近,语气好像情人间夜色深深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