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潮光之约:在告别之前》_第二章|霜降前夜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二章|霜降前夜 (第2/2页)

 卢岚把蜂罩挂在梁上,回头看院子:「这两天别生火烤衣了,炭味重,蜂不安。」

    「那我把衣服晾到厨房後面的暗处。」瑟莲说。她把伊澜解下来,孩子睡得深,嘴角还有一点细白的口水。她用指尖把那一点沾掉,顺着他的眉贴了贴。

    「你今日在市集畏得不错。」卢岚说,「碰见河巡没有慌。」

    「是玛塔。」瑟莲说。

    「是你自己。」玛塔端出一盆刚洗好的萝卜,搁在灶边,「别把所有的功劳都丢给别人。」

    她们一面说,一面做活。瑟莲把萝卜切成薄片,洒盐、拌匀、压上木板。盐的颗粒在她指尖一粒一粒滑过,她突然想到在市集买的那绺淡蓝线,便把它放在桌角,等会儿夜里用。

    「你记不住今天买了什麽,就把包袱打开排给我看。」玛塔说。

    瑟莲依言把袋子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摆出来:盐、钉子、布线、一片小玻璃片她不知为什麽买了、一把便宜的小梳。她自己也笑了:「梳子是给伊澜的。等他头发更长一点。」

    「好。」玛塔点头,「孩子长得最快。你在门框上刻一刀,隔月再刻,别拿眼睛估。」

    「为什麽?」瑟莲问。

    「因为你不会变。」玛塔淡淡道,「不是坏话。只是提醒你,用别的东西做尺。」

    瑟莲应了一声,心里微微一震。她看着门框那一段光滑的木,突然明白了「用别的东西做尺」这句话的重量。

    **

    傍晚前,村里有人来借蜂蜡封裂罐。是隔壁的陶匠婆。她说话很慢,每一个字像被她手掌r0u过再递出来。「听说……海都那边,誓锚塔又亮了。」她压低声音,「说是要找会织发光布的人。」

    屋里静了一息。达黎「咳」了一下,装作没听见。卢岚把手上的活照做,没抬头。玛塔仍是那个语气:「亮了就亮了,离我们这儿有几百里。婆,蜡拿回去路上小心,霜滑。」

    陶匠婆走後,卢岚才抬眼看瑟莲:「我们这儿,不问那些。你要记得。」

    瑟莲点头,喉咙有点紧,却觉得心里反而安稳——有人替她决定不问,也是一种照顾。

    夜里做蜂蜡烛。把蜡在盆里慢慢融,拉成一圈又一圈,白烟轻到像没有。达黎把棉芯递过来:「慢一点,蜡要自己服。」

    瑟莲把芯浸进去提起,蜡在空气里凝成薄衣,套住了那根细细的线。她看着它一层层变粗,像是在看某种耐心被具象化。

    烛成形後,卢岚把其中最直的一根放到桌上:「这根给你。夜黑的时候,你就点它。」

    瑟莲轻声谢过,仍然把那两个字压得很低。

    等屋里的活都收拾完,伊澜醒了一小会儿。她抱着他在屋里慢慢走,嘴里哼了一段cHa0歌。那是族地的调子,旋律简单,像人在编一段不押韵的诗。孩子把脸贴在她锁骨边,随着她的声音慢慢安静下去。

    她把伊澜放下,走到门框前,取了刻刀。第一刀下去时,她先憋住气,又立刻放松——木的纤维被划开,发出一点g脆的声音。她刻下一小道,和地面对齐,轻声念:「今日。」

    她想像隔月再刻时,两道之间会出现一指宽的距离。那距离不是她的眼睛给的,是木头自己提供的证明。

    桌上,淡蓝线静静躺着。她坐下,把曙纹布卷摊开,挑起针。今晚要缝的,除了早上m0到的冰、秤臂的声音、孩子背贴上的重量,还有市集来回路上的那一缕炭烟——但她不会把那GU味用黑线缝,会用很淡的蓝,像霜一融就退的痕。

    针脚落下去,她在心里把每样事重新过一遍:

    —手背当作锚,看手不看烟。

    —市集的「cHa0退之地」三句答法。

    —河巡的甲片声有几拍,队长喊话的停顿。

    —门框上的刻痕,b眼睛可靠。

    —盐在指尖的颗粒感,像小小的时间。

    缝到一半,她把线尾在围裙内衬打了个小结——和昨天一样的位置。那是她的提醒。在孩子面前,尽量不哭。今晚她想到了另一句,要缝在提醒旁边:遇到烟,先看手。

    烛火微跳了一下,风从窗缝m0进来,没有寒,只是提醒夜已深了。她把针脚收好,指腹在布面上轻轻抹过,像把一天的皱褶抹平。

    她站起来,吹熄烛,黑暗一下子柔下来——屋里只剩三种声音:木头慢慢冷却的细响、远处蜂群的极轻的嗡、孩子均匀的呼x1。

    瑟莲靠在篮边坐下,掌心贴上毯角,让自己的呼x1再次对上伊澜的节奏。她在心里想:明天要学的事——把蜂箱脚下的石头换更稳的、把盐罐口封两层蜡、去问卢岚如何看风向图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她心口稳稳地沉下一寸,像落入一个深而暖的盆。她放下今天,向黑暗轻轻说了一声:「晚安。」

    窗外,霜开始真正降下来。屋内一切未动,像是被某个看不见的针脚安安稳稳地缝住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