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京尸变实录_卷四弃尸(2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卷四弃尸(2) (第1/4页)

    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。

    车轮与马蹄掠过Sh土的熟悉响动,令万安期有些恍惚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声音是从何处传来的,但总感觉愈发近了。

    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半月前的光景。

    那时万安期刚过完十二岁生日,穿着盈盈姨送他的鹅hsE羔羊皮棉夹袄,跟着送灵队伍离开汴京城。

    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,除了棺椁周遭散发的恶臭之外,便是载着棺椁的龙楯车碾压路面发出的吵闹声响。

    一行人行至鱼肠似的岔路时,万安期终於忍不住,拉住了周舜卿。

    “周大人,真的有声儿!”万安期急切道。

    周舜卿并非聋子,他也隐约听到些异样响动,但当下他疲累至极,实在没有心力再管别的。

    从昨夜到现在,几乎没吃什麽正经东西,喝了点酒还都吐了个g净,更别提为了推车,还磨出了一手水泡。

    他除了儿时害麻疹那次,从未这麽难受过。

    周舜卿如今只想赶紧回到汴京,去酒楼里点上一桌,再舒舒服服睡上一觉。

    “我没听见。”他回答万安期。

    “周大人,你不要再装了。”万安期直白说道。

    “我怎会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要从一开始,就不这样假装,老官家或许都不会跑出来,这两日也不会Si那麽多人。”万安期打断道。

    周舜卿想要教训他,舌头却怎也冲不开紧紧合着的牙关。

    他知道万安期说得没错。

    或许,他早些认可自己听到的动静,提前把棺椁处置妥当,後面也不会生出那麽多事端来。

    不过,这也不能都赖自己,毕竟屍变这事也不是凡人能预料到的。

    倒是那郝随,明明知道这事,却一直隐瞒,导致所有人都蒙在鼓里。

    不过他也是从了自己父亲的命令……

    周舜卿正在思索的时候,万安期已经转过头,兀自走开,嘴里还骂了一句脏字。

    “殿下,等我片刻……”周舜卿向朱长金打了个招呼,便跟了过去。

    两人走後,朱福望着万安期的背影,肩膀连连cH0U动,像是刚刚搬过重物cH0U了筋一般。

    他的嘴忽地鼓起来,仿佛要呕吐一般。

    片刻後,一个响亮的嗝从他口中钻出,他的肩膀也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朱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。

    朱长金浅浅一笑,聊做回应,但悄悄将长剑拔出了鞘。

    她在朱福身前看到了一团浅紫sE雾气。

    深褐sE的h土地里满是泥浆,一踩便是一个深坑,万安期不断拨开一人高的高粱丛,踩着枯叶与稭秆覆盖的地面,顺着声响一路寻着。

    高大的高粱杆被万安期扰动,抖落一片片积雪。

    春归夏至,槐花枯谢时,万安期都会让盈盈姨去摇动门前的小槐树,散落一地的g瘪花瓣。

    每每至此,万安期便模仿小人书cHa画里的诗人,将双手背在身後,意味深长地感叹道:“六月飞霜!”引得盈盈姨捧腹大笑。

    g枯锋利的高粱杆不断划着万安期的肌肤,传来阵阵刺痛,但他生怕跟丢了那GU若即若离的声响,不肯放慢速度。

    他不清楚自己为何会对那声音如此执着,或是害怕危险,或是因为好奇,总之他无法像周舜卿一样,当作何事都未发生。

    万安期走的越来越快,那GU声音也越来越清晰,当他终於穿过那片高粱田时,迎面撞上一个人。

    那个人脸面黝黑,身形佝偻,两个眼珠连着紫红的血管,直直垂到x前。一杆搂草用的草叉横穿他腰间,两根尖头从他肚子里冒出头来,三尺长的木杆耷拉在他身後。

    万安期受到惊吓,脚下一打滑,摔了个狗啃泥。

    他翻过身,看到那人已经来到自己身前,两个眼珠在他鼻尖上方来回晃动。

    “高粱熟了没?”

    那人C着nongnong的乡音问道。

    万安期坐在地上,双腿向後蹬去,却连连踩到枯h的高粱杆,不停打滑。

    他双手撑地想要站起身,手掌又陷进了泥巴里。

    “高粱熟了得赶紧收咯……”

    那人伸手抓向万安期,棉袄中的稻草和柳絮不断落下,砸在万安期脸上。

    万安期想要大叫,却怎麽都发不出声音。

    忽地,那双手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那人不知为何升到了半空,随後被甩到了一旁的高粱田里。

    万安期看到,周舜卿站在前方,双手抓着草叉的木杆,将那人SiSi摁在地上。

    看到那人不再挣紮後,周舜卿松开草叉,将万安期从泥里拎起来,夹在腋下逃开。

    “熟了不收,官府拉走……”

    万安期听到,高粱田里又传出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这他妈……哪哪儿都是……”周舜卿抱着万安期跑远後,停在一个磨坊前,大口喘着粗气。

    身上的汗不断渗出,最後沁入盔甲甲片缝隙,一见风就变得寒凉刺骨,引得他不停打激灵。

    万安期渐渐缓过神来,他本以为周舜卿会骂他,没想到周舜卿压根儿没看自己,只是盯着磨坊看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“万安期,你说这是何地?”周舜卿问。

    “磨坊吧……”

    “做甚的?”

    周舜卿问。

    他自幼便吃着下人做好了端上来的吃食,从来没见过地里的粮食是如何变成熟食的。

    “磨面。”

    “走,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周舜卿说着便走了进去,还未等万安期从方才的惊慌中回过神来,周舜卿已经背着两串大饼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你不是说这是磨面的地儿吗?怎麽有大饼呢?”

    周舜卿拉起万安期往回走,同时掰下一块饼子放在嘴里。

    “这种大小的磨坊都会有大竈,外人把粮送来,磨坊帮忙给磨成面,然後再蒸熟,收一定粮做辛苦钱,大饼……可能是磨坊的活招牌……”

    万安期解释道。

    他在汴京城里见过磨坊。

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