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文侧记_《Rewrite》剧情架构(11/25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《Rewrite》剧情架构(11/25) (第1/3页)

    剧情架构11/25

    写作这件事我个人称之为开车上路。

    上路过程之中难免会有各式各样的情况,小小的飘移不是问题,偶尔失控蛇行就要注意,有时还会有各种擦撞与车祸——而《重写》的剧情架构相对於其他面向,其失控程度是最高的。

    但不是不能理解,毕竟情节架构这件事,最能够展现一位作者的程度——作者必须同时掌控好情绪节奏与情节节奏,而这两项又互为表里,要同时兼顾确实很不容易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读者有可能会看不懂技术,但一定有能力去感受——所以,最容易让读者觉得「有问题」的部分就是节奏。

    以下是我个人抓出「我认为」出问题的部分:

    一、情绪节奏控制力不足。

    二、情节节奏的步调过於缓慢。

    三、故事靠「内心推动」而不是「情节推动」,所以相对於其他靠情节推动故事的作品,当你情绪节奏出问题,对情节的节奏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一影响三,三再回头扣二,问题是环环相扣的。

    那麽,从我的视角看出去我必须强调一下,是我个人的看法究竟出了什麽问题?

    一、情绪节奏

    很多时候,情绪不是「被写」,而是「被呈现」。

    有句话我记得在之中非常经典:「Show,don''''ttell.」去呈现,不要只是说。

    所有的叙事都脱离不了展演——那麽,我们究竟要怎麽让角sE能「演」?

    展演,意味着情绪是流动的。而至於情绪的呈现方式,我个人倾向侧面描绘,而非直述。

    直述会有什麽问题?除了它本身就是「说」,而非「展演」之外,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即是与最一开始的目的:流动相违背。

    当你开始「说」,那情绪就会是一个被定论的状态、一个被固定下来的点,而不是一条线。

    如果觉得cH0U象难懂,我们对照下方撷取自《重写》里面的一段文本,就能马上理解:

    「谁啊?发布会在你耳边说悄悄话的那个健身男?」这时周海瑛忽然从他背後探出头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「什麽健身男?人家有名字的好吗——呃啊!你都看到了喔?」白辰星转头後被突然靠近的周海瑛给吓得退後了几步。

    「你们是什麽关系?要坐人家的车回去的话??啊,男朋友?」周海瑛目光犀利追问。

    「??绝对不是!」白辰星虽面露惊恐但语气诚恳,「我跟他只是工作上往来的关系好吗!」一巴掌抹在自己脸上,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「只是工作上往来的关系会需要知道你家住址吗?连我都不知道了。」周海瑛压低帽檐嘟囔。

    「我也没告诉他好吗?」白辰星急忙疯狂摇手,「还有你!谁会告诉一个十年没联络的人自己家住址啦!」又连忙气呼呼地伸出食指指着对方。

    「可是你原本不是打算坐他车回去?这样还是会让他知道你家住哪不是吗?」周海瑛抬起头凝望着白辰星的双眼,「嗯?」用热切的眼神催促对方回答。

    白辰星情节 情感线合一:被吓得倒退>>惊恐但语气诚恳>>抹了把脸摇头>>急忙摇手>>气呼呼伸手指对方

    白辰星情感线:突发惊吓>>慌张>>相对平静>>慌张着急>>气呼呼

    接着,我们单纯绘制情感折线图:突发惊吓80~90>>慌张70~80>>相对平静50~60>>慌张着急70~80>>气呼呼80~90

    如果你跟着动手,画出了一条完整的折线图,那你会发现,这条折线图无法连成一条曲线。除了不断上上下下以外,还有它们并不是同一条脉络:惊吓、慌张、生气,中间势必需要转折,但在短短一段对话中,可供转折的「留白」不见了。

    还有一段最严重的,b如:

    白辰星猛地转过头,语气急促,「怎麽会是你的责任?」

    随即,他又有些羞赧地低下头,「我看过你塞在我包包的散文集了。」

    他深x1一口气,鼓起勇气说道:「我敢说那绝对不可能是抄袭来的拼贴!」白辰星语气激动,说着说着却忽然低下头,声音变得缓慢而轻柔。

    「……你写得很好,真的很好。」

    再b如:

    「??这个以後再说。」白辰星忽然抬头,语气有些急促,「你那边才b较严重吧?抄袭的事不是还没处理完吗?」

    他扭动T0NgbU换了个能坐直的姿势,随後又觉得自己反应太大,缓了口气才接着道:「那些造谣的家伙是以为言论自由等同於免Si金牌吗?以为乱讲话都不用付出代价的?」

    这两段的问题是一样的,以第一段来举例,这里又更明显了:上一句还在「急促」动态,下一句就是「羞赧」静态。接着又接「鼓起勇气」转为「激动」动态,用「忽然」一个短/快/瞬间的时间用词後,变成「缓慢而轻柔」静态。

    如果说,前一段的举例起伏还没有太明显,那这段就真的是非常强烈的对b割裂:一动一静,情绪描写上车祸了。

    而我们写,我们写对话,说出来的东西是第一层,但实际上最重要的是第二层的「没说出来的东西」。而第二层没有被说,但能被感知的部分,靠的就是侧写。

    在《nV儿的nV儿》这部电影里头,有一幕是这样的:

    「艾玛nV儿期期艾艾,yu言又止,眼神落在虚空,没有看向金艾霞生母,做了非常多的补述——我在这里过得很好,我的养父母对我很好,我现在也结婚生子了,我也有nV儿了。

    接着沉默一段时间後,艾玛才问出埋藏许久的那句,所以那时候,你在想什麽?」

    虽然艾玛没有明说,但其实看见这幕的观众都能理解,艾玛此时此刻的心情非常复杂:面对一个抛弃自己、把自己送到美国让人领养的生母,她其实有怨,或许还有恨,更因为时间跨度长达三、四十年,於是这份怨恨经过沉淀、纠结,隐隐转为不谅解、更细微的幽怨。但b起不谅解,更多的是渴望。她渴望理解:当初究竟发生了什麽,让你宁愿把自己的nV儿送走?

    所以尽管艾玛没有直接说「你把我送走让我很难过」眼神无法直视金艾霞、「这件事後来成为我的伤口,让我难以承受」绕了很多弯、铺陈很多语句、「我虽然想知道,但我更害怕你的答案会让我更受伤」期期艾艾、yu言又止,但其实观众都能看出来,而我相信到了这里,SaDuu你也看出来了——

    「所以那时候,你在想什麽?」这句话在这里就等於「你为什麽要把我丢掉?」

    在这里,情绪是复数线交织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