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暴躁 (第1/1页)
spotify要涨价ㄌ,QQ 昨天跟读书会的夥伴一起吃晚餐,却被拷问了灵魂? 读者跟作者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样?在一个作品完成之前,给出修改建议,这样算是该作品的协作者吗?因为在某种程度上g涉了作者? 我从来、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,也不曾觉得这是一个问题,阿就是帮朋友看文啊,我又不是在做什麽伟大的事情。 但跟读书会的夥伴分享自己在做的事情,其中一位本身是编辑、曾经当过编辑?因为她们最近都忙着在开地方书店,平常就投投补助什麽的,不太清楚到底有没有在编书哈哈哈 讲到有点要吵起来。 她觉得我在做的事情是在给方向,我马上强烈否认,我怎麽可能左右创作者的故事创作方向,我不就单纯在给自己的感想跟建议而已吗,但对方的语气十分笃定,且说我很矛盾,一方面讨厌文学奖或是创作b赛这种筛选机制,一方面又帮助朋友、希望朋友可以得偿所愿,得到肯定。 我的确是个麻烦的矛盾仔,也的确不喜欢被筛选,但我并不是说文学奖或各种创作b赛不应该存在,台湾现在的文学生态有一部份就是很依赖文学奖,虽然有很多争议,烧来烧去,但也碰发出许多不同创作者之间的火花,去参加印刻文学营,每个讲师都叫我们要去参赛,就算是营内的文学奖也好。 在结业式,看到一个得奖者几乎是大满贯,、新诗、散文,全部都有入围,上台下台跑了三趟,去年也有看到他得,很明显是有bear来的创作者。 扯远了,结论是,我讨厌是因为我不觉得自己能够毫无痛苦地符合被筛选的标准,我讨厌阉割自己的文字,只是为了要达到某个其实我不觉得重要的目的,但这个目的的存在是无庸置疑,几乎是所有创作者必须去达成的一个关卡之一。 因为我是写散文的,散文是什麽?剩余的文类?也没错啦,就是直抒x臆、想写什麽就写什麽,散文这个东西在台湾以外的创作场域内,根本就是没有竞赛类别的,或许是散文脑跟自卑矛盾或是一根反骨在作祟,我抗拒的只是我自己的文字,我不认为它能登上大雅之堂,同时也不觉得需要被证明其价值。但我拥有这样理念的同时,我并不否认其它认真写作的创作者们,透过筛选机制得到被看见的机会,就像你必须透过考试,才知道自己学进去多少。 虽然考试很痛苦,但成绩会给出一定的证明。 我的心态就是:我不想考试,我也不需要考试,我也不觉得我会考得好。但我觉得帮别人写好他的考卷并没问题。 这两点不冲突吧?有很矛盾吗 但总之,读书会的朋友从一个我从未想到的角度,鞭笞了我的灵魂,拷问我,究竟要把自己放置在什麽样的身分? 我最害怕的事情,就是我做为读者却严重g预了作者的创作自由。 这不应该发生,因为这好像把错误归咎在我身上,但我明明只是一个读者,哪有这麽大的权力。 这会让我害怕得无以复加,多层次的恐惧,第一、我会不敢说真话,我不敢真诚地、毫无杂念地这个作品,我会害怕作者怪我说坏了他。 第二、我害怕这个权力本身,我害怕自己成为了施压者,明明没那个意思,难道说读者/评论者的身分本身就是一种罪过?可我只是认真在看你给出的东西而已,我甚至,是希望可以变得更好,这种「更好」的渴求,是不是一种对创作者的g预和扼杀? 我觉得不是,读者对作者来说究竟是什麽样的存在? 在大学时,有人读我的作品,我会很高兴,如果有抓到我故意埋藏的隐喻,或者说解读出我原本没有设计的意义时,我都会觉得很兴奋,也很JiNg采,原来讨论文学作品是这样,不要去管什麽作者Si不Si,就好像一个自己做的玩具跟别人分享,而别人玩出他自己的方式,就这样罢了。 这样没有g涉对方的创作吧。 读者其实也是创作者的一部份吧,那个想像、那个故事,是被之後才开始饱含sE彩。 检视、修改、校正,这算引导方向?为了更JiNg进自己的作品,有什麽不好,讲得我好像g涉对方的自由意志一样,或许有,但我不想知道。 我就只是、想、帮、朋、友、看、文。 就是很单纯的事情,不然我下班都在耍废完全虚度光Y就算买了一堆书也不看。 倒底为什麽在她嘴里变得这麽烫、这麽棘手复杂。 总之,我还是很感谢对方提供一个完全没想过的思路,但我还是觉得我就是单纯的在看文。 我不想承认我也不想知道我是不是g涉了谁,因为我不是故意的,对不起。 真的ptsd发作欸。g。 好想忘掉。 我只是想跟朋友讨论各自的创作,聊天,讨论政治时事X别议题bl跟文学。 我不想伤害任何人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