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朱翊钧x张居正】长风寄雪(abo)_惊梦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惊梦 (第1/2页)

    题记:长风寄雪三万里,直下帝京至江陵。

    帝京寒夜,积雪三尺。

    万历一瘸一拐地迎着风雪向文华殿行进,没有打伞。

    老太监在前引路,两行宫女太监提灯随行,映得地上小片移动的积雪皎如月光。

    老太监一边维持着前进步速与行动困难的皇帝一致,一边悄悄回头观察皇帝的神色。

    手下的太监禀报过他,皇帝晚上纵酒大醉,夜半喃喃梦呓“江陵”,片刻后猛然惊醒,满脸是泪,忙起床更衣,吩咐左右要摆驾文华殿。

    那太监听完沉默许久。

    江陵,张江陵,被皇帝下旨抄家夺谥的前首辅张居正,皇帝年少时敬慕的先生。

    已经死了三十八年了。何以梦中不忘?

    是恩是怨,陛下,您究竟是如何想的呢?

    眼见皇帝再次被绊得一个踉跄,支着拐杖才勉强站稳,却仍向前走去。

    老太监忍不住出言劝道:

    “陛下,要不还是传轿撵吧?”

    万历正欲出言呵斥,余光却掠过那株红梅,心头顿时一颤,竟从多日牙疼的昏聩里清醒了些,咽下舌尖翻涌的词句了,眼中放出神采来,单手支着拐杖,在雪中颤巍巍地站直了,双目直直地看着那株红梅。

    老太监一说完就自知失言,低头等待雷霆震怒般的责骂。

    等了许久,却只听见风声。于是抬头,却见年纪老迈、病痛缠身且日渐昏聩的九五至尊,静静地站立在殿前的风雪中,目光没有看向他。寒风刮到脸上,刀割似的疼;雪沾在斑白的鬓角上,不时便化了些,冰凉地浸进头发里。宫女太监都被冻得瑟瑟发抖,皇帝昏花的眼睛中却递出久违的怀念,目光像穿过那株梅花,望进更遥远的旧年。

    万历四年,亦是像这样的一场大雪,落得天地皆白。

    虽是罢了早朝,但内阁总还要有人来处理公务,首辅又和小皇帝约好了要给他讲课,料想以张首辅平素里勤恳的作风,定会冒雪前来赴约。

    但小皇帝毕竟缺乏耐心,睁着水灵的黑色大眼睛,捧着暖炉窝在书案前,懒懒地看了字如枯柴的经书一会,无奈地又一次问左右服侍的太监:“张先生怎么还不来?”

    太监们的回答也毫无新意:“再等等。”

    “还等!你们之前也是这么敷衍朕的!”小皇帝坐不住了,面露愠色,跳下椅子就要跑去殿外,“朕还不如自己出去寻先生呢!”

    朱翊钧穿过殿门时,明知这一切都是梦境的人,心上就像有把钝刀在慢慢地割,一割就拉扯得无数回忆隐隐作痛。

    天命只书一笔工巧,要他四十四年惊梦念念不忘。

    跑到院门前,十四岁的万历抬眼,恰见一袭朱红仙鹤官服、撑着伞的高大身影在皇城漫天纷飞的大雪里,一步一步向他走来,恍如天人。他年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那人立于朝堂上,力排众议主张推行新法时的身姿——亦如山岳前行,一往无前。

    皇城朱红的宫墙以华美着称,在他这样鲜丽而张扬的人面前也顿时黯然失色。

    他欢欣地双手拢在嘴边,高喊了一声“先生!”,声音很快被呼啸的风声吞没,可自己还是听得很分明。

    那时血在身体里涌动,心仍是烫的,仿佛能烧沸整个冬天。

    他一时激动难抑,就甩开了阻挠他的太监们,不管不顾向前跑去。

    雪覆盖的地面湿滑,他又跑得着急,不慎脚下一滑,正以为要摔了,却是跌进了熟悉的朱红色衣袍里,被温暖有力的怀抱牢牢接住,被那人身上惯有的馥郁香味填满了呼吸。

    他立刻搂紧了怀里的人,却听见头顶上传来张居正的叹息:

    “陛下怎么还是这般胡闹……所幸没摔着。若伤到了龙体,倒是折煞老臣了。”

    “朕没有胡闹,朕赶着见先生呀!”

    他像只开心的在巢里扑腾的小鸟那样在先生衣服上蹭脑袋,眼睛亮亮地抬头看张居正。

    先生清朗明艳的眉眼,使他想起那年院内雪中的红梅在枝头开得妖妖灼灼。

    那时他尚是裕王府世子,先生抱着他在裕王府中看梅花。他年纪小,不太识字,只记得先生看着枝头的花似是有了兴致,教他念诗:

    “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”

    小世子一板一眼地跟着他念,虽然那张稚气未脱的小脸上装出大人般严肃的神色,但几个坚定地念错的字还是暴露了他不过是个几岁大的孩子。

    先生忍不住弯起唇角,自顾自望着覆了层雪的梅花,念道:“遥知不是雪,唯有暗香来。”

    没想到被他抱在怀里的小孩却立刻眼睛一亮:“香,香!先生香!”为了印证自己的话似的,又伸长了脖子,双臂抱住先生的颈,在先生的颈窝嗅来嗅去,想找到香味的来源。

 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