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0356章 敢有言和者,斩! (第1/2页)
演武殿,并非是早先就有的宫殿,而是早在先皇刘邦之时,已故酂文终侯萧何建造长乐宫的时候,便专门备做军事推演的殿房。 只不过曾经,先皇刘邦那是不动则矣,动则拍个脑袋就大军出征,根本用不到这么一座军事推演室; 所以说起来,即便是对曹参、王陵等许多元勋功侯而言,这演武殿,也都还是头一回光顾。 既是头一回,与会众人的心态和神情,自也是莫名严肃了起来,更有一小半人的人自作主张,穿上了征战之时才会穿的甲胄! 也正是当这一小伙人担心,自己‘甲胄齐备’的举动。会不会有些拍马屁痕迹过重之时,同样甲胄齐备,似乎随时要引军开拔的天子刘盈,便也出现在了演武殿外······ “免礼!” “且坐!” 大刀阔斧的在上首安坐下来,又敷衍的对众人一压手,刘盈便毫不拐弯抹角的直入正题。 “今日长信殿上,匈奴使臣之气焰,诸公皆亲睹之。” “——纵不论此,但以匈奴无端而再遣使南下,便不难知:若此番出使,胡蛮未自吾汉家得心满意足之货赀,恐岁首秋、冬,边墙便当为胡骑所踏!” 神情满是严峻的断定‘匈奴人这是皮痒了’,刘盈便昂起头,目不斜视的望向殿内百官朝臣。 “今日演武殿一议,诸公大可畅所欲言!” “议主者,便以胡蛮南下,攻略汉边为例,而商应对之策。” 丢下这最后一句话,刘盈便将腰间佩剑接下,拄剑坐在御榻边沿,坚定地目光从殿内每一个人的面庞之上扫过。 而刘盈那毋容置疑的坚定目光,也无时不刻的提醒着殿内众人:这一回,刘盈不愿再忍气吞声了······ “卫尉曲周侯世子臣寄,昧死百拜,启奏陛下。” 短暂的寂静过后,演武殿内的寂静,终还是不出意外的被朝臣中唯一一位壮年将领:郦寄所打破。 就见郦寄面带疑虑的站出身,却并没有对刘盈的决策提出什么质疑,而是自顾自对殿内众人环一拱手。 而后,便是郦寄想都不想,就将自己脑海中有关匈奴的情报,在这演武殿之内悉数道来。 “禀陛下:” “——匈奴者,乃游牧多迁之民,俗逐水草而居,且多为春夏北徙,秋冬南迁。” “若其攻掠边墙,当于秋九月之后,牛马积膘,水草丰足,吾汉之民亦已秋收,仓满粮粟之时南下,于冬十一月前退遁,往河西、河南渡冬。” “盖因如此,其民之牧业不受害,又全攻掠汉边之野望也。” 听闻此言,刘盈稍稍点了点头。 对于这一点,刘盈还是由初步的认知的。 和汉室‘绝不在春耕前后开战’‘尽量不在春耕之后、秋收之前陷入苦战’一样,匈奴人,也往往会避免在春、夏两级进行征发。 因为春天,长城以南的汉人要播种春耕,长城以北的草原民族,也同样需要将饿了一整个冬天的牛羊牧畜送去新草场,将掉下去的膘rou重新长回来; 夏天,汉人需要为田亩内的作物除草、灌水,匈奴人也要一路带着牧畜一片一片的换草场,保证牛羊牧畜能正常摄入食物的同时,又不会对草场造成毁灭性打击。 到了秋天,汉人到了收获的季节,草原民族也同样,到了享受一年劳动成果的时候。 春天生下的羊羔牛犊,到这时也会初步长成,挑出其中健壮者过冬,其余体弱多病的,便可以拿来吃; 又正值秋天,无论牛羊还是马匹,都正是肥膘的时候,各类乳制品也会得到充足的供应。 所以在秋天,汉室的农户需要收割农作物,并储存下过冬的粮食,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一样,需要将牛羊的奶做成乳制品,并备下一定量的rou干,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凛冬。 这也导致长城两侧,虽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,但在‘春耕,夏作,秋收’这一点上,却又是出奇的一致。 那这是否意味着匈奴人,也和汉人一样热爱和平,热衷于自食其力呢? 答案,显然是否定的。 ——草原恶劣的生存环境,使得每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,都必然会成为丛林法则的忠实信徒! 为了生存,草原民族可以征讨,可以抢掠,甚至可能会为了一块草场、一处池塘,而对兄弟部族痛下杀手! 对于每一个摆在眼前的生存机会,草原民族都不会放过;对于每一个可以得到利益的事,草原民族也永远不会视若无睹。 所以游牧,只是匈奴人,或者说当今时代,所有草原游牧民族的‘副业’;放牧蓄养的具体事宜,甚至都是被交给奴隶去做的。 ——没错,如今的草原,就如几千年前的华夏大地一样,还处于部落林立的奴隶制部落文明阶段。 即便匈奴的出现,将草原继东胡之后再度统一,但也并不意味着草原自此成为统一政权,而是更像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制游牧政权。 举个非常具体的例子。 在汉室,无论发生怎样程度的灾荒,都永远不可能发生‘某郡或某诸侯国抢夺隔壁郡,并奴役该地区人口’的恶性事件。 但类似的事,却每年都发生在匈奴统治下的草原,发生在匈奴这个‘百蛮大国’内部。 对于各部落之间的征讨,匈奴单于庭也只遵从草原最原始的法则:谁打赢了,谁就是对的。 因为在草原,强大,就是最大的正义;弱小,则是唯一的原罪。 而对于这样一个野蛮到颇有些特殊的文明而言,秋天到冬天这顿时间,并不是享受收获的时间,而是伺机掠夺,争取储备更多过冬物资的黄金时期。 而这,也体现在匈奴每一次大举南下,对汉室用兵的时间节点上。 ——汉六年,韩王信于马邑献降匈奴,正式在秋九月! 到太祖高皇帝刘邦御驾亲征,于单于冒顿会猎平城,则是冬十月初。 而从刘邦身陷白登之围,到冒顿率军逃走的短短七日时间里,唯一让匈奴人改变既定战略的,就是时间。 ——冬十月初十,是每一个匈奴人铭记于内心深处的时间。 每年的这一天,都会有无数的匈奴人昂起头,无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