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0246章 孤!于儿郎们共战!!! (第2/2页)
不明白何谓‘和平’。 但很快,众人心中对‘和平’的迷惘,便在刘盈平缓,而又极具蛊惑力的语调下,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······ “自汉室立,孤皇父便屡言教于孤,曰:吾汉得立,今只遗内忧、外患各一!” “何也?” “——外患曰:北蛮匈奴!” “——内忧曰:关东诸侯!!!” 借着氛围,不着痕迹的将‘异姓’二字忽略,刘盈的面容之上,只更带上了一抹激昂。 “匈奴者,皆率兽食人之蛮夷,善骑而游掠于北墙,以苦北地之民!” “诸侯者,则多于社稷有功而得裂土为王,又不足于己身之贵,而兴不义之师,以乱天下者!!!” “于匈奴残虐北地之民,孤皇父可谓盛怒于心,为使北地之民勿为北蛮所欺,自汉立至今,吾汉家置于北墙之战卒,可谓连年高涨!” “至今,独燕、代二国,北地、陇右二郡,吾汉家之戍卒,便已不下三十万之巨!!!” “孤皇父更屡屡出言,阻少府‘筑建长安’之谏,以省得钱粮,使北墙足用······” 听刘盈说起汉室在北方长城一带的部署,在场众人只不由自主的缓缓点了点头。 ——早自汉室尚未鼎立,汉卒都还没踏出函谷关、踏上关东大地之时,当今刘邦就曾道下金口玉言:士不教,不得征! 简单来说,就是没有经受过军事训练队士兵,绝对不可以上战场! 也正是从那时起,关中的青少年,便都无一例外得到了长安朝堂的‘照顾’。 ——凡是关中户口的男子,从十四岁那年冬天起,就要参加每年一次、为期一个半到两个月的军事训练! 到十七岁时,完成三次以上‘冬训’的关中青年们,就会被录入汉室军队的预备役。 在十七岁到二十岁之间,这些经受过初步军事训练的关中青年,就将迎来自己为期一年的民兵役期,在地方郡县充当武卒。 过了二十岁之后,还有为期两年的义务兵役期,在等待这些关中青年。 其中一年,是于北墙戍边,另一年,则是在长安周围拱卫皇都。 经过这一套‘冬训’‘民兵’‘义务兵’的流程,一个出生于关中自耕农阶级的‘良家子’,才算是满足了‘先教而后征’的要求,具备了随时成为汉室常备军队一员,以及随时应召加入平叛、征讨大军的能力和资格。 这就使得如今汉室的青年,起码出身于关中、年龄在二十岁以上,又有资格应召入伍的青年兵卒,都对汉室北墙的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。 ——汉室在长城一带,真的布下了几十万大军的守备力量? 这个问题的答案,众人并不很能确定。 但众人知道的是:自打自己记事起,身旁的同龄人,以及稍长几岁的兄长、叔伯们,几乎都曾无一例外的在长城的某块区域,履行了为期一年的卫戍义务。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,汉室部署在长城一线的守备力量,就算没有刘盈口中‘三十万之巨’那么夸张,也基本相差无多。 至于刘盈口中,‘当今天子为了不让北方的边防战士饿肚子,至今都拦着少府不让建长安城’的事,众人更可谓是‘知之甚详’。 ——长安城久不起建的原因,在关中早就说开了花! 而在那数十上百种‘传说’里,最让在场众人信服的,无疑就是刘盈口中的说法。 但很显然,刘盈的重点,并不在吹嘘自己的老爹为了戒备匈奴人,做了多么稍待百姓的事之上。 “及关东诸侯······” “呵······” 适时的将话头再次捡起,就见刘盈又讥笑着一摇头。 “自汉得立至今,异姓诸侯之乱,可谓是层出不绝于关中。” “共尉、臧荼;韩王信、楚王信;梁王彭越······” “至去岁,更有贼子陈豨,以代相之身而自立为代王,为乱代、赵······” 说着,刘盈不由苦笑着又一摇头。 但很快,刘盈便重新‘振作’了起来,望向众人的目光中,也再度带上了先前那一抹亢奋。 “孤知!” 1 “今守卫庸城之关中儿郎,皆乃去岁秋后,父皇自关中起征,往讨陈豨之锐士!” “孤知!!” “今同孤共备庸城,以抵淮南贼子之关中儿郎,皆已一岁余未曾归家!” “孤更知!!!” “去岁!孤皇父自关中起征之儿郎,已得成千上万者马革裹尸,无以再面父母亲长!!!” 语调满是讥讽,神情却极尽沉痛的道出这番话,刘盈的面庞,终于再次带上了那抹令人折服的威严。 “然孤!亦知!!!” “淮南王英布!乃关东独遗之异姓诸侯!!!” “乃吾汉祚!仅存之贼子!!!” “只消英布授首!关东!便再无起兵祸乱天下之诸侯!!!!!!” 1 神情极尽庄严的将这番振奋人心的话呼号而出,刘盈终是将面前,被自己插入土里的赤霄天子剑拔起,轻笑着指向了城外。 “英布贼子,此刻,正于庸城之外!” “只待明日天明,淮南贼,便再无生路可言!” 说着,刘盈又笑着将剑收回鞘中,用手遥一虚指向关中。 “关中今岁,乃大丰!渭北亩产四石余!” “待此战毕,诸儿郎得以归家,便再无饥寒之苦!” 言罢,刘盈终是将手收回,深吸一口气。 “儿郎们!” “只待天明,汉祚便必再无战祸荼毒苍生!” “只待天明,关中便必五谷丰登,生民安泰!!!” 1 “只待天明,诸位将帅,便当以‘止天下兵祸之乱’为名,名列史册!!!!!!” 慷慨激昂的将这番话咆哮而出,刘盈又是深吸一口气,将双手缓缓平举而起。 而在刘盈身侧,几个早就有所准备的南军禁卒,则是在郦商、王陵等人骇然欲绝的目光下,将一件质地精良的皮夹,绑在了刘盈的身上。 “殿!” 不待郦商开口,就见刘盈猛地回过身,目光凶狠的对郦商一瞪! 而后,便是甲胄齐备、一身戎装的太子侧过身,从身旁的禁卒手中,接过了一柄已装填好的弩机,旋即高举过头顶······ “今日!” “孤!!!” “于儿郎们共战!!!!!!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