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三十九 (第1/2页)
在山上当了十三年的道士,十七岁那年周元修回京,结果因为战乱,京城也不安稳了,整个家族拆分为五GU大江南北分散迁居,相约待战事平息後再回来,包括他的父母也不知所踪了。 於是京城的周家就剩下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独自生活。 周元修的说法是,都回来了,就懒得再往外跑,而且他听邻居说他去当道士後,他爹娘又生了几个孩子,有儿有nV的。 他完全不知情,而且那些年父母的书信越来越少,到後边两年几乎没有联络了。 周元修以前以为爹娘是忙,是为了给他挣财产,没得空去探望他,甚至怀疑书信半道上被人截了,唯独没想过父母会舍了他。 看开的周元修开始在京城谋生存,那个被苏柚带发了财的灵丹妙药铺就是他开的。苏柚就是他的伯乐,全京城只有苏柚相信他的药是好东西。 如今战事平息,周家分出去的人好些都不愿意回来了,也有一些过得不怎麽样的打算回京城,毕竟搬不走的那些祖产都在这,就算不能卖了分钱,Si赖着也能保证一家老小不会饿Si。 周元修的父母没回来,在南面临海的地方落地生根,据说过得不错,成了当地有名的商人。 他们知道周元修独自在京城,以为没什麽大出息,於是逢年过节捎几十两银票保证他活着,便不管了。 举荐周元修考太医院的是周家的老邻居,从前的吏部侍郎,因为吃了周元修做的丹药,本要绝户的他竟然真有了老来子,还是双生儿,服了丹药的自己也没中毒。 感动之余,这位老邻居觉得这等药神应该捐献给国家,於是在得知太医院要招录太医後便举荐了周元修。 「还是g0ng外自在,这里动不动就要跪,还有那些个nV人,一个b一个不讲理。」 新皇登基,改了国号,周元修趁着形势将京中祖产跑了一遍,然後去衙门申请把祖产全部过到自己名下,因为周家已经大分家,嫡出只有他一人在京城,这些祖产只能他接手。 衙门斟酌了很长时间,最後给他办了这件事。所以他现在周家名正言顺的老爷。於他来说,当太医哪有在外边悠闲舒适。 苏柚只是听着他絮絮叨叨,没有回应。 g0ng里什麽情形他一直都知道的,所以不会因为一时的麻烦而产生逆反的情绪。 一行人来到枇杷g0ng,这是进太医院以来第一次见锡太妃。 巧的是苏蕴也在,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画册站在大殿角落里同一位嬷嬷商议什麽。 众人给锡太妃行了礼,苏柚就听到有人叫自己,抬眼发现是许多日子没见的献仪郡主傅晴芳。锡太妃看了看旁边的nV孩,又打量了一番苏柚。 「这就是你整天念叨的苏大夫?」 傅晴芳笑得憨态,「太妃娘娘,苏大夫是个妙人。」 锡太妃没好气,「何止他是个妙人,他们那一家子都够呛。」 「苏蕴。」 「奴婢在。」苏蕴放下画册走过来。 锡太妃抬了抬下巴,「你弟弟?」 「回太妃娘娘,苏太医是奴婢的小弟。」 锡太妃又打量起苏柚,「就是他在内造局门口拖着你Si活不让你当绣娘?」 闻言两姐弟都低下了头,在场其他人都忍着笑。 此时唐麓正在唐家,季夏今日出嫁,他这个表兄不出面不合适。 不过他也挺纳闷的,跟苏柚在一块不会感到困乏,埋头苦读也没觉得多容易累,而仅仅是在唐家呆半个时辰,就打了三四次呵欠,眼皮都快睁不开了。 他心下发牢SaO,唐家果然不是什麽好地界。 叶家本来不大看得上季家兄妹的母族,他们也不是傻子,该打听的都打听过,知道季家兄妹为什麽会寄宿在唐家。 不过有这麽多不堪叶家仍然愿意娶季夏,所图自然不是季夏这个人,而是唐家对季家兄妹的扶持,以及唐麓未来的前程。没错,他们甚至打听过唐麓在燕学馆的成绩。 「唐麓啊唐麓,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,明明可以近水楼台,这下好了,人被那叶四娶走了。」 今天过来凑热闹的还有唐瞻唐潜那些无所事事的同辈。 他们看唐麓在发呆,面无表情的,以为他心里不痛快,忙过来落井下石。 「福?」 唐麓又打了个呵欠,「你怎麽看出是福的?」 几个人面面相觑,显然不理解唐麓的意思。 唐麓拍了拍唐瞻的肩膀,「想不明白吗?回去问问你们爹娘。」 想到还要去叶家吃婚宴,唐麓就更不耐烦更困了。 马车上,魏如适提醒他,「在你有更大造化之前,那对兄妹应该不会想起你。当然,若他们惹出什麽祸事,你也躲不掉麻烦。」 「季风所谋甚大,迟早要露馅。到那时你跟唐天宣还能剩几分祖孙情,我还挺好奇的。」 季夏就算了,季风睡了唐罂的宠妾,又跟小姐们私相授受,现在帮着管唐家一些产业,看样子还准备走仕途。 他心里怎麽打算的,唐家人不知情,但魏如适了如指掌。 唐麓满脸无趣,压根不觉得这算什麽事。 「我姓唐。」 这个回答让魏如适有些懵,怎麽跟自己想的不一样。 「我会大义灭亲,亲手杀了季风,这个很难理解吗?」 「唐天宣是我的祖父,唐罂是我的大堂兄,我姓唐,我做什麽要为了两个心术不正的表亲背叛家族?」 「唐家待我不怎麽样,但试问我又对唐家有几分坦诚?我跟唐家的矛盾和季风季夏将来跟唐家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件事。」 唐麓觉得魏先生也太容易大惊小怪了。 魏如适需要一点时间来理顺自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