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灯火未央:少女修行录》_第十章|落叶与青尾瓶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十章|落叶与青尾瓶 (第1/1页)

    午后风从松脊那边拂过来,带着淡淡的乾草味。顾青禾从蒿穗谷的小门出去,照例沿着石径往落铁瀑的方向走。这几日她每日都过去一趟,明说是看风景,实则是去瞧贺砧在瀑下练玄犀经时那副咬牙强撑的样子——明知道辛苦,仍旧要来,像是替朋友站一站。

    远处传来金铁声,清脆地在山坳里折返。那是百锻司的场子,在教新入堂的师弟换手、换步、换式。顾青禾下意识放慢一步。她也想拿刀枪把式走一遍,想像一次握刀的重量——可自从入了蕲老门下,师命严明:不许染兵刃。她嘴上不辩,心底难免痒。偶尔同识字堂的孩子借来一根木棍,她便私下窝在墙根练两招,练完又乖乖把棍送回去。

    秋末,树枝都光了。路边积满落叶,踩上去软软的,薄而脆,声音像细米在筛里响。她一边走,一边用鞋尖拨开前路的小枝枯叶——

    忽地,右脚一麻,像被什麽y物重重顶了一下。她倒x1一口冷气,反S般蹲下,两手抱住脚踝,隔着鞋面朝大拇趾使劲吹气。疼痛像一簇火从脚趾烧到心口,又慢慢退去,留下又酸又麻的一线。

    “踩到石头了?”她盯着落叶堆,眉心蹙起。四野都是一sE枯h,什麽也看不清。

    她抓起一根较粗的树枝,拄着站起身,朝那片落叶拨拉了几下。叶子翻开,一个拳头大小的东西被挑了出来,咕噜一下滚到脚边。

    不是石。顾青禾拾起来,沉——b同T积的瓷重得多,像一块被水泡过的铁。形制却是细颈小瓶,通T被泥土糊住。她用拇指擦颈部,擦出一圈绿莹莹的颜sE,瓶面下隐着细细的叶脉纹,像有人费心雕出来的。顶上有一个小巧的盖,密密封着。

    她把瓶凑近耳边轻轻一摇——无声。里头像是空的,又不像是空的。她试着拧盖子,纹丝不动。又按,又推,仍旧不动。

    疼意从脚趾又窜起来,她“嘶”了一声,才想起自己还受着伤。当下把瓶子塞进怀里,避着落叶,慢慢往回走。路过白石关的时候,有护行青袍朝她看了一眼:“怎麽了?”

    “踢到东西。”她抬抬下巴示意路边,“回去上药。”

    回到屋里,她先洗了手脚,从药匣里挑了一丸去瘀散,研成末,加了几滴老姜汤调开,敷在肿起来的趾根上。痛意顿时退了半分。她又按了按涌泉与太冲,让血气下行,这才把怀里的小瓶放到案上。

    她用Sh布细细把泥擦去。绿sE的金属光显了出来,不是铜,不是铁,sE泽更润,敲在桌沿上的声音也不一样——沉而长,像敲在一块厚玉上。叶纹沿瓶身自下而上蔓延,到颈处收成一圈细细的暗纹,像某种锁扣。

    她把瓶扬到光下看,瓶颈与瓶身连接处有极不显眼的一道细缝。她将茶盏中热水沿着缝慢慢淋了一圈,又用布包住盖子,试着拧——依旧不开。换“慢法”。她把手心按在瓶身上,照谱行一轮冬藏,让掌心的凉息沿皮肤沁出去,不是为了冻,而是为了收——收紧自己的力,让手法不躁。再试一次,依旧不动,只是她明明觉得瓶壁更凉了些,像对她的气丝有一星半点的回应。

    她不逞强。把瓶置於灯下,取纸笔,像平日做诊录般记下:

    形:细颈圆腹,小掌可握;

    质:重,非铜铁;敲之声沉;

    纹:叶脉交错,颈有锁纹;

    盖:紧闭,热淋不动;

    变:以冬藏之息按持,瓶身微凉。

    写到“微凉”两字,她停了停,指腹在那两个字上轻轻一顿——像是它认得她,或者说,认得她的“路”。

    窗外传来“当当”两声,是灶间收火的铃。卢至一头黑灰推门探进来,正要说话,目光先落在她包着布的脚趾上:“又去看瀑?”

    “路上踢到东西。”她把瓶往案上一推,“捡的。”

    卢至走近一看,吹了声口哨:“好看。像……不像我们灶间用的器具。这东西热了不变sE?”

    “刚淋过。”顾青禾摇头,“没变,倒凉。”

    “凉?”卢至眼睛一亮,“怪得很。要不要去问蕲老?”

    “明日。”她收了笔,“今晚先放着。不懂的东西,先看三天。”这是蕲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卢至“嗯”了一声,依旧忍不住多看了两眼,这才去灶间收尾。

    夜里,风过晒草,屋檐下的小铃轻颤。顾青禾把瓶用布包好,放进床脚的小木箱,簪与养年录压在上头。上榻前,她照例行了一轮“冬藏”,今夜却刻意把息丝引到掌心,让它沿着掌纹慢慢散开——她在试一件事:若是这瓶真会对她的凉作出回应,明日清早再m0时,也许能m0出一点不同。

    灯将熄,她在心里把今日之事逐一排成路图:落叶、脚痛、拨叶、青尾瓶她随口给它起了个名,再到“冬藏”下的那一点凉。每一个点之间都用一条细线连起来——可走、可回。

    她阖眼前,忽然想起白日百锻司的金铁声,心口的痒又轻轻浮上来,随即被“慢些走”的那句话压下去。

    不急。她对自己说,也像对箱中的小瓶说。

    明早再看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