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设三国_第十章桑林再启汉室新命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十章桑林再启汉室新命 (第1/1页)

    建安十四年,秋分,桑林秘境。

    晨露未曦,司马徽素手拂过桑叶上的蛛网,银丝断处,露珠滚落铜盆,叮咚声惊醒了蜷卧树下的曹C。这位昔日的丞相睁眼时,眸中已无前一年的戾火,反倒映出林间斑驳的天光。

    「水镜先生又来点化顽石了?」曹C披衣坐起,指向对面练刀的关羽,「这红脸汉子今早斩断七十二根落枝,枝枝断口平整——如此刀法,困於山林岂非暴殄天物?」

    关羽收势凝气,青龙偃月刀尖挑住一片旋落的桑叶:「曹公谬赞。关某这段日子方知,最快之刀非劈风断浪,而是裁纸为舟、破执念於无形。」

    貂蝉捧着新采的草药从雾中走来,布裙荆钗掩不住清辉:「二位既悟至此,何不问问先生,何时该裁天下这匹乱锦?」

    司马徽将铜盆露水泼向东方,水雾竟映出许都g0ng阙的虚影:「时机已至。但今日要等的,尚有一阵东南风。」

    辰时三刻,林外马蹄声碎。

    十余骑踏破晨雾为首者竟是东吴装束的信使!那人滚鞍下马,呈上的紫檀盒中卧着半块断玉——正是周瑜随身之物。盒内丝帛写着:「江东既定,愿归汉统。公瑾顿首,盼君共织山河。」

    「周瑜竟愿臣服?」曹C难以置信地摩挲断玉,「当年赤壁火船上的傲气都督,如今??」

    「如今学会了以退为进。」司马徽接过断玉,与诸葛亮所持半块严丝合缝,「他这不是投降,是赌天下人有同样的觉醒。」话音未落,北面又驰来一匹瘦马,骑者高举益州军符:「庞军师已控制剑阁,请先生示下!」

    关羽丹凤眼微睁:「庞士元动作如此之快?」

    「因他在等这个。」司马徽从袖中取出一卷《均田令》草案,扉页盖着刘备血指印,「若无皇叔授权,庞统岂敢动蜀中豪强的地盘?当前,天下人都在悄悄变局。」

    巳时正,桑树下三跪九叩。

    曹C、关羽、貂蝉依古礼跪拜时,林间百鸟齐喑。司马徽受礼後却侧身避让,指向汉中方向:「老朽不过是镜面,真正该拜的,是百姓渴安之心。」

    他展开羊皮地图,朱砂线条如血脉贯通南北:「曹公将返许都,然非以丞相之名,而是汉室征北将军;云长须入蜀,却非辅佐刘备,而是整顿汉中旧部;貂蝉姑娘需赴江东,亦非施美人计,而是以教谕之身传教化。」

    貂蝉轻抚鬓边木簪:「先生要我这弱nV子承担如此重任?」

    「弱?」司马徽微笑,「姑娘可知江东近日传唱的《止戈谣》,词作者署名丹霞——那便是你一年前在桑林编的童谣。民心早为你铺了路。」

    午时YyAn交泰,准备授策三卷。

    司马徽从树洞请出三只桐木匣,匣开时异香满林。

    授曹C的《观人录》副本,书页夹着枯芍药:「孟德善识人,却难识己。此花是你当年许田围猎时误伤的药农所赠,望你日後观人先观心。」

    予关羽的《春秋正义注》,剑指划过「华容道」三字:「云长重义,然义有大小。他日若见百姓易子而食,当知守一城不如活万民。」

    赠貂蝉的《策nV九章》以桑皮为纸,墨迹透着芙蓉香:「巾帼之智,不在颠倒乾坤,而在润物无声。江东乔氏二nV已备好nV学堂,待君点化。」

    曹C捧书苦笑:「先生这是要我等脱胎换骨?」

    「非也。」司马徽捡起地上一蜕下的蝉壳,「是让诸位找回本心——如这秋蝉,虽弃旧壳,鸣声犹是夏日的魂。」

    终於未时风云动,英雄别。

    林外忽现三队人马:许都荀彧派来的亲卫、蜀中法正派遣的向导、东吴鲁肃亲率的舟师。三拨人面面相觑,竟齐向司马徽行礼。

    关羽忽将青龙刀cHa立土中:「关某此去,愿以刀为界:刀东之土,不染汉血;刀西之民,皆为吾胞。」

    曹C解下佩剑掷於刀旁:「吾愿添此剑为誓:剑指之处,非为征伐,而为护生。」

    貂蝉拔簪划地成圆:「妾以此圈为约:圆内天下,当有nV子半边天。」

    桑叶纷飞如雨,司马徽躬身还礼:「去吧。桑林之叶虽落,来年新芽自会破土。」

    申时暮云合,镜潭收官。

    众人散去後,阿黎从潭底捞起个密封陶罐。司马徽开罐取出绢书,竟是庞统、诸葛亮、周瑜三人的联名信:「天下棋局已布,请先生执先手。」

    他将绢书铺於潭面,墨迹遇水浮出为《三统志》开篇:「夫天下者,乃万民之心。英雄非争鼎之器,实安邦之舟??」

    暮鼓声中,老桑树最後一片枯叶旋落,正盖住「舟」字最後一点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